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她用自己35年的岁月阐释了匠人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诠释劳动光荣”。她就是扬州漆器厂高级工艺美术师——花静。
人物名片
花静,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漆艺行业里远近闻名的技能好手。十多岁时到扬州漆器厂学艺,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起来,先后或参与或主导多项漆器精品的制作,并在国内屡获大奖。凭着精湛技艺,花静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源于热爱,开始接触彩绘勾刀
彩绘勾刀,是在漆面上用彩色漆绘制各种图案纹样,并用特制刀具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线及其纹理,然后在其沟槽中戗以金粉的一种装饰工艺,也被称为彩勾刀。花静最初接触彩绘勾刀,是源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热爱绘画。
1985年,初中一毕业花静就进了漆器厂。刚进厂,就遇到了一个小波折,她对大漆过敏,脸上起了水疱,常常晚上因为太痒而无法入睡,但这一切花静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师傅见她能吃苦,肯钻研,就让她学习红彩勾刀工艺,看似简单的漆刀,里面门道可不少,比如刀口的锋利度、用力的软硬度、构图的粗细度等。经过三年磨炼,花静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掌握了红彩勾刀工艺,并将勾刀的细如蚕丝与彩绘的柔和典雅完美融合。
精雕细绘,漆器精品在国内屡获大奖
作为一名漆艺从业人员,花静将工艺保护作为己任,由于历史、市场、技艺难度等多种原因,她最初学习的勾刀工艺三十年前便已停产,目前在扬州会这门工艺的人更是屈指可数。面对这门传统工艺的即将流失,花静心里非常着急,她始终犹豫着是否要提出恢复该技艺的创作。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花静和已退休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交流,双方在保护传统工艺的想法上不谋而合。张大师为花静专门设计了彩绘勾刀工艺的稿件,并和她一起跟踪漆胚的生产进程,漆层的厚度。经过试制,花静终于拿起已经放下快三十年的刻刀,重新进行工艺创作,而与张宇大师合作的成品《元春省亲》作品人物众多,场景宏大,获得了当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的银奖。
▲《元春省亲》制作图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举行,由扬州漆器厂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等4幅巨型漆艺壁画,被用于装饰G20峰会领导人下榻的杭州花家山庄宾馆会见大厅等重要场合。而花静是这些作品的主创人员,由于巨型漆艺壁画体积较大、而且较高,其它创作人员不敢登上高台,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花静克服了恐高站在高台上制作。为了完成作品,团队连续加班了两个月,制作完成后她还三次去安装现场进行完善,最终让作品呈现出**状态。
▲制作G20峰会作品工作照
在不久前的2019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展上,花静创新采用蓝色底胚、加入点螺技艺制作的《朱姿粉黛》地屏获金奖,在展会上便收获了客户的订单。
《朱姿粉黛》作品图
多年来,花静参与创作了多件漆器精品制作,并在国内获得大奖。从常州天宁寺天宁宝塔内的综合工艺《三十三观音》、《地藏行愿图》壁画;到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圆明园中的仿古彩绘勾刀漆器家具,都凝结着花静的技艺和心血。
不仅如此,在花静的努力下,彩绘勾刀的产品还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彩绘班组创作的富有现代色彩和特色的漆艺橱柜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花静用自己的精雕细绘让这门在扬州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花静看来,这些奖项并不值得炫耀,漆艺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工作”,也是她爱了一辈子,更要干一辈子的事业。
薪火相承,在传承创新上不遗余力
彩绘工艺的创作不仅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创作者对色彩的领悟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花静所在的工作组,几位老师傅年龄上都基本差不多,有年纪大一点的师傅已经快要退休,年轻人的培养迫在眉睫。为了促进工艺的传承,花静曾多次找到车间负责人,提出带新人的想法。在扬州漆器厂里,花静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潜心创新研究,在作业线上巡视,适时讲解,手把手地教徒弟们勾勒线条。
在花静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已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手艺人,他们有的成长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有的是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的确,让她最为骄傲的是徒弟们也成长起来了,徒弟们制作的产品多次在省内外的大赛上获奖。老一辈师傅们执著敬业、一丝不苟、追求创新的精神,曾让花静受益匪浅。她也经常这样教育徒弟,就像当时她的师傅教她一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扬州工”发扬光大。
花静曾经说过,对漆器作品的创作,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她而言,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也正是她最舒服的状态。画笔在手中不停地运转,各种色彩不停地调和,美丽的画面一点一点的呈现,她和她的作品构成了一幅最和谐、最精致的画面。
(图文转自:扬州广电新媒体)
部分作品赏析
上一篇:开启您的圣诞模式
下一篇:漆器十饰 | 盛世剔红“高大上”